這些天,花博會迎來一批批“不走尋常路”的游客——他們來到花博園北門后,不是往園里走,而是在園外走。原來,這條“非典型游園路線”里有個特別的景點:花博園外的五彩藜麥田。如果不是提前告知要去看藜麥,很多游客誤以為走進一片顏色鮮艷的“花?!保阂淮卮亍盎ā被蛏罘奂t或金黃色,每一簇上都有好多開滿“小花”的“花序”,湊近了才發現,這些不是花,而是一顆顆有點硬的種子。它們,就是藜麥。
不僅在花博園外,花博園內的“花與科技”小屋里也種著少量藜麥。雖然沒有麥田綿延的氣勢,但漂亮得能與花媲美。據統計,本屆花博會共在園區內、花博酒店周邊、新北沿公路沿線種植了近400畝多彩藜麥。與此同時,距離五彩藜麥田不遠的光明花博小鎮里,充滿設計感的稻香書屋正進行一場藜麥主題展。
為什么要在花博園內外種植藜麥,并進行藜麥文化展示?種植方光明食品集團旗下良友集團光明米業揭曉謎底:這是上海正在大力發展的健康農作物之一,因為藜麥是唯一經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認證、僅依靠單株營養就能滿足人體主要營養需求的經濟作物。
藜麥不是我國原產農作物,在國民飲食結構中占比不高,在上海的種植面積也很小。為推廣普及這種健康糧食,光明米業從2019年起引進試種藜麥,并在去年與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作,開展藜麥育種、生產和產業化開發,旨在推動藜麥主糧化,改善國民飲食結構。這次在花博園內外種植藜麥,就是為了讓游客能近距離了解藜麥、選擇藜麥。
據介紹,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哥倫比亞、厄瓜多爾、秘魯等中高海拔山區,具有一定的耐旱、耐寒、耐鹽性,生長范圍約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。最適合的高度為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區。藜麥的適應性很強,能在上海地區種植,只不過產量可能比不上高海拔地區。這也是光明米業與科研機構合作的原因,希望通過品種篩選和選育、優化種植技術等,提高上海地產藜麥的產量和品質。眼下,前期種植成熟的藜麥米已上市銷售,成為本屆花博會的伴手禮之一。
對于藜麥的營養價值,相關專家也進行了科普:藜麥是一種全谷全營養完全蛋白堿性食物,其蛋白質含量與牛肉相當,并含有多種人體正常代謝所需要的維生素。最厲害的是,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在藜麥里都能找到。藜麥的膳食纖維素含量高達7.1%,是精白米的10倍;不含膽固醇與麩質,糖含量、脂肪含量與熱量都屬于較低水平。這意味著食用藜麥后,人們能有飽腹感卻不容易長胖。對糖尿病人而言,將藜麥與米飯共同食用,不僅能提高米飯的營養含量,而且可降低飯后的升糖指數。正是看到藜麥的營養價值和市場前景,光明食品集團決定引進并在上海推廣藜麥種植,滿足市場需求,并助力健康產業。